close
談鼻竇炎
1.何謂鼻竇?
我們要先知道何謂竇?所謂竇就是「骨中腔」的意思,換句話說所謂的鼻竇就是指顏面骨中之空腔而與鼻腔相交通,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是副鼻竇。副鼻竇包含了四對:額竇(位於眉心之上額處)、上頷竇(兩臉頰深處之最大竇)、篩竇(兩眼眶之間)及蝶竇(在篩竇之後的顱底部)。鼻竇最早在胚胎三個月大時就開始分化出來,於十二歲左右之體積是成人鼻竇之一半,而於十五歲至二十歲間達到最大體積。
2.鼻竇之功能有那些?
大致來說鼻竇可能的功能有:
1)幫助臉部外形之發育
2)減輕頭顱骨之重量
3)幫助說話時之共鳴
4)可配合鼻腔來幫助調節空氣吸入之溫度、溼度以及過濾髒空氣。
3.鼻竇炎之成因有那些?
說到成因,我們要先知道鼻竇之引流系統。我們知道鼻竇是分佈在鼻腔周圍之空腔而與鼻腔皆有管道相通。當然鼻竇內之分泌物就藉由這些管道流出至鼻腔。我們鼻腔外壁有三塊突出物叫做鼻甲(細分為上、中、下鼻甲),鼻甲下就叫鼻道(故有上、中、下鼻道)。而不同之鼻竇有不同之開口。引流至上鼻道的有後篩竇。而蝶竇則引流至最後上方之蝶篩隱窩。下鼻道則是鼻淚管流入處。所以我們可知任何發炎、感染、腫脹、過敏造成各鼻道開口之阻塞就有可能會造成鼻竇炎。用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池塘沒有出口流通則水池便細菌滋生造成了一灘發臭的死水。鼻竇炎的基本原理就在這。當然因為上頷竇位於上齒槽之上,任何的齒槽齒根炎皆有可能向上感染到上頷竇,進而造成齒源性鼻竇炎。更甚者會形成口腔到上頜竇之廔管,則非手術修補不可了。
4.鼻竇炎之症狀為何?
病人會有頭痛、鼻塞、嗅覺功能變差甚至喪失,經常鼻涕倒流,若急性變化則會有發燒、倦怠、畏寒、嚴重頭痛之現象,且疼痛之位置與鼻竇位置有相關性。
5.鼻竇炎如何診斷?
一般醫生會根據病人之病史先做判斷,再經由理學檢查病人之中鼻道是否有膿液流出,是否有息肉,口咽部是否有鼻涕倒流之現象;另外借助鼻竇X光檢查、鼻竇超音波檢查以及最後使用雷腦斷層檢查來判斷精確之部位,甚至決定是否開刀。
6.鼻竇炎有那些分期?
一般依照時間長短分為:
1)急性鼻竇炎(三週之內)
2)亞急性鼻竇炎(三週至三個月內)
3)慢性鼻竇炎(三個月以上)。
7.鼻竇炎不積極治療可能有什麼嚴重併發症?
1)眼眶併發症:因為鼻竇與眼球只隔一層薄薄的骨片,我們稱為骨板,所以鼻竇炎可能經由此一骨片進而感染到眼眶內,輕則造成眼瞼水腫
,重則造成骨膜下膿瘍、眼球蜂窩組織炎、眼球內膿瘍,最後造成死亡率高之海綿竇血栓症。
2)顱內併發症:鼻竇炎之細菌可能經由篩頂部侵入顱底,也可經由上額竇後骨壁侵入前顱窩造成腦膜炎、硬腦膜上膿瘍、硬腦膜下膿瘍,或
是腦內膿瘍之可能性。本人曾有一病例就是有病忌求醫,尋求偏方治療,最後演變成前顱窩膿瘍,經緊急開顱術才救回一命,你說值得嗎?
8.鼻竇炎之治療為何?
一般說來,急性鼻竇炎之治療以藥物保守治療為主,輔以鼻腔內之局部治療。藥物包括抗生素、消腫藥物及擬交感神經製劑,而抗組織胺之使用則見仁見智,因為抗組織胺會使鼻粘液變黏綢,反而不利粘液之流通。有時可視情形施以上頷竇穿刺術以便將竇內沖洗乾淨,促使恢復加速。對於慢性鼻竇炎之治療,目前因為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之發達進步,使得病人於藥物治療無效之情形下可接受此一破壞性小、治癒率高之手術。傳統手術是在上齒槽犬齒窩內鑿一洞進入上頷竇內將其內之病變黏膜剝除乾淨,再將開口咬大,這種手術我們稱之Caldwell-Luc手術,乃是紀念Caldwell(美國人)及Luc (德國人)同時以這種方式來治療慢性鼻竇炎而命名的,但這種手術會造成病人術後恢復較慢,臉頰腫脹及麻木感,且有可能數年後產生臉頰囊腫之可能併發症。後來因為研究發現許多鼻竇炎只要將其開口咬大重建它的通氣及引流功能就可治療慢性鼻竇炎,進而發展到目前的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病人可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施以此手術,且術後病人恢復也較快,但要注意的是術後仍要在門診追蹤一個月左右,直到其黏膜長好且無血塊殘存方才告一段落。
9.如果只有一邊的鼻竇炎,則可能原因有那些?
當然我們要對病人提醒的就是如果只有一邊鼻竇炎則我們要考慮除了單純的發炎引起的以外,還要想到有可能是有異物存留、黴箘感染、齒源性感染、或是腫瘤等,所以不可不慎。
10. 鼻竇炎手術可能之併發症有那些?復發率如何?
就目前內視鏡手術之發達及良好之訓練,一般來說輕微之眼眶充血偶爾有之,但嚴重之眼球併發症或腦脊髓液外漏大多可避免之。而復發率來講,與醫生之技術及病人之體質有關,若病人是過敏性之體質則復發率較高,不過一般說來平均治癒率在90%左右。
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劉博仁醫師 (版權歸作者所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togo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